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郭文伟:中国海洋画界定标准研究

来源:   2013年05月07日   浏览次数:1633

  【摘要】:本文从我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出发,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术语标准化形势及中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海洋画画家的历史责任,提出了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命名所遵循的“单一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提出并借助于典型的中国海洋画代表作品,详细说明了中国海洋画的四项界定标准,指出了术语的跨国适应性,并提出了“中国海洋画有可能成为中国画走向世界、惠及人类的先行画科”的预言。

  引 言

  中国海洋画已成为我国画坛不可忽视的中国画新领域,“中国海洋画”这一新名词,已成为绘画领域新的通用术语。在国内日常交流活动中,也可简称为“海洋画”。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它将逐步成为国际性绘画术语。所谓术语,根据其所属文化类型的不同,其术语含义的标准化要求也有所不同。从广义上讲,术语是对人类生产、生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创新、发明、发现等活动过程的描述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知识和概念的归纳及其升华、成果积累及其批评、传承和史记等独立而完整的最权威、最经济的语言元素和高度文字概括。为了防止和约束人们对术语的曲解及其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论争行为,消除社会及国际交流的障碍,当代国际术语标准化形势,要求各个科学领域的术语及其定义均应有全国乃至国际统一的标准。随着当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生产、生活、科技和文化艺术等社会交流活动的速度、广度、深度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媒体、出版、教育等行业的飞速发展,进而给各行各业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的工程建设、工业、农业、医学等科技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前边,其中的术语标准化为这些行业的科学知识传播、技术开发、成果推广、信息沟通和技术标准的实施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绘画艺术)领域标准化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术语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才开始重视术语标准化问题。为适应当今社会文化艺术交流和传承新形势的要求,作为海洋画家,我们应肩负起本领域艺术术语的标准化历史责任。特别是在中国海洋画科和海洋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之际,开展中国海洋画相关术语的命名及定义标准化研究,对中国海洋画的发展、艺术交流、传承和促进整个中国画艺术领域的扩展及其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绘画术语标准化形势

  有人可能会说,我国历代绘画领域,当时对其绘画专用术语(名词)和画科本身的界定,并未制定统一标准,不是也传承、发展的很好吗!是的,那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绘画作品和画论文章不具备社会广泛交流的条件,没有大量的媒体报道、宣传;那时信息比较闭塞,只是同门画家自掌分寸,沿守门派风格,除了宫廷画院和当时各师门流派少数人内部交流传承之外,官府和社会没有对各画科、门派的艺术术语的统一要求。当时画派的名称和艺术特点大多也是后来的评论家和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给以总结、或沿袭、或综合认定的。因为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信息化时代的迫切需要,当然,也就不需要整个艺术领域对其术语的统一界定。就是说对这些术语随便怎么叫,随便怎么解释,对某个门派以外的画家及社会影响不大。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网络时代,一篇学术文章、一幅作品或一种艺术观点的发表,顿时全国乃至国际相关领域都会广泛转载传播开来,其影响之大可以想象。所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特别重视行业术语的标准化工作,对中国画领域也不应例外。否则就会影响中国画在世界上的文化艺术竞争力,影响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的地位。在国内,也会造成观点混乱,甚至会因某个不当的术语或术语解释而引发一场大的论争。我国近百年来的四次中国画大论争,与“中国画”及其相关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不无关系。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大量的中国画术语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自发的、未经政府组织、由画家论著提出,通过传播、交流和传承,逐步得到画家、批评家和史学家们的认可、提炼、传承造就的。历代传承下来的各画科、各门类的大量名词和词组等,虽然早已成为历代画家公认的最权威、最经济的语言元素,但是,至今尚未正式被列为绘画行业或国家术语标准,我国历史上的绘画论著、辞典、画语录等等之丰富,世界无比。但是,真正具备术语标准的尚少。不少辞典都是引经据典,阐述其来源和不同的叫法,甚至有的还有多种解释,只像是术语标准的“条文说明”或“文献展示”,倒使词条出现了“多义性”,因而不符合术语条文编写规定。同时,因为没有厉行国家或行业标准化程序,在全国或全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即使当代的一些新辞典,经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审定,因其属个体或团体的成果,其内容属文献性、词语汇编性和手册性的成果,不符合术语标准的写法要求,文字也不符合国家标准用词用语的规定,没有对术语及其定义进行提炼和单列成册,没有上升为符合“四性”原则的国家或行业(如文化部系统)术语标准,因而就缺少权威性,更不具备标准法律效力。造成了近现代一些所谓的“改革派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等中华民族经典术语的片面理解和个性化解释,甚至要“革中国画的命”,自然就引发了百年来一次次捍卫中国画的论争。

  以此为鉴,在中国海洋画领域,为了防止某些人在艺术交流过程中的随意误传、误导,影响对中国海洋画及其艺术特征的正确认识和了解,防止给人造成“中国海洋画没有固定的定义标准”的错觉,我们对“中国海洋画”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统一界定标准,以便在交流、撰文、传承时有一个统一的术语解释。至少在中国海洋画领域内能够统一,以利于社会对海洋画的认知和检阅,提高媒体传播和艺术传承的效果。笔者根据个人的创作体会和对当代几十位著名画家的海洋画作品的分析、研究,决定选择“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作为本领域术语标准化研究的突破点,与同道们共同携手开展中国海洋画理论、技法等相关术语标准化研究工作,为加速中国画领域术语标准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海洋画”术语命名

  在中国海洋画发展的几十年间,“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曾经被叫做“大海画”、“海画”、“海洋山水画”、“海境山水画”、“海石画”、“海洋绘画”等,个别还有叫做“中国画海洋画”的。根据国内外术语标准化要求和个人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术语的命名应遵循“单义性、通用性、科学性(含自然及社会科学)和前瞻性”(简称“四性”)原则,而且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命名均存在不足。未能满足“四性”原则的要求。通过近30年来海洋画家们的实践、交流,对这一术语的叫法逐步取得了共识,目前,大多数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中国海洋画”这一术语命名。它是根据这种海洋画的中国特色而定的,强调的是“中国的海洋画”。术语高度概括了它的中国画性质、题材和意境特点。此命名既区别于西洋海洋画,又区别于取材于海洋的普通山水画,而且其命名和定义都完全满足了“四性”原则要求,同时,还具有跨国适应性。现具体说明如下:

  1、单义性:顾名思义,“中国海洋画”是指中国的海洋画,既强调了“海洋题材的画”,又强调了“中国的画”,正象“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中国人物画”的命名一样,使之饱溶了中国画内涵,体现了它的中国画属性,非常符合其客观画面内容,准确地概括了它的民族性、画种(含笔墨技法、载体)和题材等内容。此术语不会被误解为西洋海洋画或他任何国家的海洋画。也不会被混同于中国画家的西洋海洋画,这就是它的单义性(或唯一性)特点。

  2、通用性:由于中国画创作理念和笔墨技法早已成为中国画各个画科及其门类通用之道、普遍之法,所以使中国海洋画的命名也具备了“通用性”。该术语可适用于中国画领域的各种海洋画(如花鸟海洋画、人物海洋画或工笔、写意、青绿重彩、水墨、焦墨海洋画等等)。也就是说,该术语涵盖了中国画范畴的、以近景海洋要素为主体意象的所有海洋画,这也是中国海洋画比普通山水画更具包容性之所在。这里特别指出,由于中国海洋画既描绘和臆造近在眼前的海洋主体意象,同时,还由近及远,臆造海洋远景和虚无玄远的辅助意象。这就使中国海洋画,像人物画和当代花鸟画容纳虚无背景山水意象一样,具有了容纳普通山水画意境(视觉中、远景)的包容性,这是中国海洋画与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包容性相近之处。

  3、科学性:此术语,从语言科学角度讲,主要体现在术语命名语言精练、语法严密。术语以双重定语省去了两个“的”字,而且包含了“中国画”性质的含义,非常简练、科学;同时“海洋”作为“画”的定语,揭示了此种画的取材博大、包容及跨国适应性。因为,自然界只有海洋是不被分割、环抱五洲、内含各国的全球统一水体。若仅用“大海”或者“海”作定语,因其可能被分割、围隔,如里海、黑海等,因这种水体范围小而没有明显的潮汐现象。即使在大风情况下,也不会有像海洋那样巨浪滔天的阳刚之水。“海”只有与大洋合为一体,才会具有明显的勇往直前的潮汐态势(如钱塘大潮等),所以,只有此术语才能代表和反映所有形式的中国海洋画的画面意境。

  4、前瞻性:此术语具有时代意义,因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领地,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新趋向。中国海洋画是随着海洋开发而产生,在国际上,其画面意境可给世界各民族以亲切感,它能反映人类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因此,它具有跨国适应性和对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指向性。这就是它的前瞻性。

  总之,该术语是当代中国海洋画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完全符合国际术语标准化要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