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西沐:艺术品无底价拍卖能走多远

来源:   2013年05月25日   浏览次数:1510
  2012年秋拍以来,艺术品无底价拍卖问题不断热闹起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不少,可谓是见仁见智。为了更好地分析与认识艺术品无底价拍卖的一些问题,我们对艺术品无底价拍卖的兴起原因进行一些分析。概括地讲,人们关注艺术品无底价拍卖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一个调整过程,特别是2012年秋拍,人们对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期望值大幅度下调,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中小型拍卖公司便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低端收藏客户的市场服务措施,以刺激、推动拍卖市场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拍卖企业的一种市场策略。
  其次,无底价拍卖主要针对中低端收藏人群,中低端收藏人群在整个收藏人群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参与的人群众多,更有利于提升拍卖公司的拍卖业绩。
  第三,无底价拍卖的成交率很高,不设估价,参与人群多,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无底价拍卖的高成交率。
  第四,无底价拍卖风险很大。拍卖公司推出的这项服务,一般标的都是中低端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标的物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因此就要求购买人对标的物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分辨能力,购买人如果以“捡漏”的心态进入的话,就很容易因为图一时的便宜,买到一些品质无法保障的拍品。
  当然,无底价拍卖存在的局限也是明显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有可能打乱拍卖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即价格制订平台的作用。拍卖这种交易形式,是一种艺术品市场的定价工具,如果将这种定价的决定权交由购买人,拍卖业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不仅仅是无底价拍品的品质保障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拍卖交易的效率,与此同时,交易的安全性及方便性也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如果无底价拍卖被大面积地推行,对拍卖业建立起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无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摧毁与重创。无底价拍卖作为拍卖企业的一种市场行为,多是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推出的,以此吸引收藏家更为广泛的参与。拍卖企业是一个竞价定价服务的平台,不仅要对藏家负责,也要对卖家负责,要保护好双方的利益。尽管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它有可能激发拍卖市场的购买力,但也不应过度渲染。作为拍卖公司而言,应该更多地将主要精力放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所确立的主要业务定位上,为艺术品市场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率和安全的交易平台,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是在长期的市场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的一种强势的交易形式拍卖,在整个市场交易体系的发展中,起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由于拍卖市场的这种强势的表现,也助长了人们给予艺术品拍卖附加各种影响,以至拍卖不断地向其他领域跨界,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整合资源。衡量一种交易制度是否处在一种好的状态,或者说,是否正在发挥正的能量,取决于以下3个大的方面:第一,交易制度是不是推动了交易过程的方便、是不是推动了交易过程的高效,以及是不是推动了交易制度的安全性,是评价一项交易制度是否合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发现,拍卖业在这种强势的引领过程中,私下洽购、无底价拍卖,以及拍卖的拍品过多、过杂等,种种形式和现象,对其他交易体系的挤压是明显的。这种挤压是正常的发展趋势,还是在低水平层面的重复或者是恶意竞争的结果,判断的标准只能是它是不是推动了交易过程的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第二,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交易制度,每一种交易体系画廊、拍卖、博览会等等诸种交易形式与制度,各自的定位、规则与流程,都是在长期的市场交易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形成与进化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与修正,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的。第三,拍卖业出现的这种跨界的问题,我们主要的评价标准还有另外两点需要进行分析,首先看是否真正地提升了拍卖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是一种外延性的拓展与扩张;其次是这种跨界,这种对其他交易制度的挤压,是真正地出于市场的需要,还是由于他们占有了市场竞争有利地位,占有了市场更多的优势资源,以其先发优势对其他交易体系与制度进行侵蚀与不公平竞争的结果。以上分析的这3个方面,是我们评价拍卖业目前这种跨界好与坏、对与错的一个重要考量,当看到拍卖业的种种所谓业务运营过程中,在创新层面上出现新问题的时候,应该从上述这3个向度上去理清、去认识、去衡量,而不是一味地去赞扬或批评。
  为此,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不要在无底价拍卖的变奏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干扰了自己前行的步伐和步调,要更加勇敢地直面问题、直面困难,找准自己的定位,按照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做大做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