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复旦教授:圆明园海外寻宝不如管好现有遗产

来源:   2009年11月02日   浏览次数:2329

至今,只要提到圆明园那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还是有不少国人会感到那段耻辱的历史仿佛是一道再次被揭开的伤疤,在那里隐隐作痛。但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还是应当采取一种既积极又理性的态度。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追索流失文物固然重要,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如何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展示好我们手里所拥有的这些文物。我们也要关心这些文物,使它们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 森

嘉 宾:陈 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

柳森:明年10月18日,将是圆明园被焚毁150周年纪念日。为此,圆明园管理处于日前宣布,启动首次海外寻宝活动,派专人赴欧美等地对海外流失文物进行一次大摸底。在此期间,他们将对各种圆明园文献、文物和照片进行考察收集,一年内陆续将成果集结成资料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对此次行动的意义,您怎么看?

陈淳:从此次活动本身来看,似乎还是一种民间层面的纪念性活动,其主要用意是圆明园有关管理部门希望以此为明年的150周年纪念作一铺垫,而并非一种来自国内文物考古界一致的专业性诉求,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毕竟,近年来,随着收藏热潮的高涨,我国文物被劫掠和非法出口现象不少,因此流失的文物较多。而从文物本身的意义或价值来说,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远甚于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关注追索流失文物的同时,还应关注如何防止地下文物进一步的盗掘和流失,其中可能有许多珍品不亚于圆明园流失的文物。

柳森:多年来,每每有关“圆明园流失文物何时回家”的议题出现,都会立刻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对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陈淳: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在这股关注、讨论的热情背后,更多的还是一种情绪的释放。至今,只要提到圆明园那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还是有不少国人会感到那段耻辱的历史仿佛是一道再次被揭开的伤疤,在那里隐隐作痛。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提升,一种希望与被盗文物出售方叫板的情绪又被激发了出来。

但事实上,从以往中国流失文物拍卖情况来看,最终从这些文物的回归中得到最大利益的,可能还是那些文物贩子、收藏投资客和拍卖行。而民间要求赎回流失文物的呼声和行为,反而有可能炒高文物的价格,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一种奇货可居的局面,还可能刺激更多的文物走私和非法盗掘。

因此,面对圆明园流失文物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还是应当采取一种既积极又理性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类似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我们要表示抗议以及道义上的谴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在相关的国际公约框架下,及早收集详尽的事实依据,通过外交和法律的途径进行追索。

柳森:众所周知,追索流失文物在世界范围内至今是个难题。包括埃及、伊拉克等同我国一样具有悠久的文明渊源的国家在内,很多国家曾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追索流失文物,但成果寥寥,前景亦不乐观。大多数追讨行动,仍停留在与对方国争辩“归还还是不归还”的阶段。若想打破这种僵局,究竟难在哪里?

陈淳:追索流失文物之所以难,主要难在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的确有很多文物出土、转手环节已无法查证,尤其是那些失落于战争年代的文物,以及那些在一个国家尚未明令禁止文物出境前被买卖到海外的流失文物。还有一种“难”,则是指在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流失文物的过程中,原主国不仅要有足够的决心和精力应对漫长的审理过程,还得有充足的资金支付昂贵的诉讼成本。

近年来,由于我国与国外对等的政府或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涉,已有数次依照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通过司法途径成功索回被窃文物的先例。但下一步,一套更完整的跨国追索机制亟待建立。除了应积极参与有关国际公约,争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以及国际上一些大博物馆、大拍卖行有更广泛的合作,我们还应进一步拓宽追索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的渠道。比如,可与外国大使馆建立更稳定的联系,随时向他们通报国内文物被盗事件和新发现的文物流失线索,必要时举行会谈,以寻求更多破案、结案上的协作。至于那些流入私人收藏者手中的文物,确实是最难追回的。

柳森:此前,有许多有关文物追索的国际条约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起草,且部分条文倾向于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利。对于这些已经被视为合法的既成事实,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陈淳:的确存在你所说的这种情况。而究竟该如何看待那些已经成为海外博物馆藏品的流失文物,其实也是一个我们该如何看待“文物国际主义”的问题。国际主义的文物观主张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被合法所有的文物应尽可能地为全人类服务。当然,这种理念曾为帝国主义掠夺其他民族、国家的文物提供过便利。

如果那些流失在海外却合乎法律的文物确实已受到较高水准的保护和展示,其积极意义同样值得肯定。像我所熟悉的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陈列,现已成为一个海外华侨教育子女不忘祖国、帮助国外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更进一步讲,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追索流失文物固然重要,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如何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展示好我们手里所拥有的这些文物。历年来我国出土文物不少,大多躺在布满灰尘的库房里,我们也要关心这些文物,使它们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本文来自: 798艺术中心(http://www.798space.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798space.cn/viewthread.php?tid=3167& amp;fromuid=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