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单霁翔:历史街区应避免大规模改造

来源:   2013年03月14日   浏览次数:1494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有力见证。”“作为一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政协委员,既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也应该是历史的记录者、书写者。用提案呵护文化遗产,是责任,也深感自豪。”

  10年,152件提案,这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交出的成绩单。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长期推动者,单霁翔今年提交的16份政协提案中又有两份针对历史街区保护。两份提案分别关注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民居修缮。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

  “路面多处塌陷、老人出行不便,居民盼赶紧修修胡同坑洼路”。一篇关于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青炭局胡同路面塌陷的报道,让单霁翔非常揪心。近两个月来,青炭局胡同内出现多处塌陷,路面坑洼不平,坑洼的路面让这里的老年人、残疾人难免脚下拌蒜。

  在单霁翔看来,青炭局胡同的状况只是我国众多城市历史街区基础设施状况的缩影,它们大多经历数百年风雨,生活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例如多数居民没有自家的卫生间,每天需要去较远的公共厕所;没有燃气管道和集中供暖设施,一些地方还采用煤炭取暖;不少院落还在使用公共水龙头,甚至在高峰用水时段供应不上自来水;供电线路和设备负荷明显不足,火灾隐患严重等。

  目前,不少城市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量用于建设大广场、大绿地、大水面、景观大道、高档办公楼,而对于更加迫切需要加以改善的历史街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历史欠账和现实管理体制等问题交织,使世代居住在历史街区内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改善形成强烈反差,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其他地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心情迫切。

  基建要有独特规范标准

  《关于加强历史街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是单霁翔今年的第3份提案。他的两条建议中,除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外,另一条是研究适用于历史街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

  他认为,目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制定,缺乏对历史街区特点的研究,缺乏针对历史街区的建设标准。无论是市政管线的选型,还是道路布局的选线,多年来仍然按照一般的城市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缺乏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目标相协调的特殊政策。虽然由于保护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的需要,这些地区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较为复杂,但大量实验证明,在历史街区内引入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在传统街巷内安排各类综合市政管线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单霁翔建议,采用分散的、小规模的、多样化的交通设施,更有利于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交通的便利。历史街区由于地形地貌、街道空间与尺度、建筑布局等方面的特殊性,道路系统往往具有密度高、路幅窄的特点,其道路断面、宽度、纵坡的形制,以及转弯半径、建筑间距、消防通道的设置等往往满足不了现行有关规范,应按照保护历史城区的要求适当降低或放宽相关标准,并且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充完善。

  传统民居失修现象严重

  单霁翔的另一份提案《关于加强历史街区内传统民居修缮的提案》关注的是不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年久失修的现状。

  在历史街区中,除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筑以外,传统民居建筑量大面广,是传统建筑的主体。但是,各类传统建筑存续状况不同,相当一部分是清末民初的遗存,由于长期得不到正常修缮,房屋严重老化破损,“危、积、漏”问题非常严重,有的屋面破漏、墙壁剥落,有的甚至梁架倾斜、濒临倒塌,进行修缮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在历史街区内陆续搭建的简易房屋质量更为恶劣,不少传统民居院落内这类简易房屋面积,已经超过正式房屋面积。目前,很多历史街区的现状是:人口拥挤、环境脏乱、危房集中、管理薄弱、贫困居民比例较大。

  单霁翔认为,造成这一状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20世纪50年代各城市普遍采取“以旧城为中心发展”的模式,对历史街区内的传统民居则贯彻“充分利用”的方针。由于这些传统民居量大面广,修缮负担逐年加重,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危房问题逐渐凸现。进入90年代,各地开始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不少危旧房改造区由于“占而未用”,致使正常的房屋维修早已停止,造成传统民居加速衰败,导致历史街区内房屋破损、环境杂乱、人口拥挤、违法建筑密集、火灾隐患突出,危房面积进一步扩大。

  修缮应“细水长流”

  单霁翔认为,历史街区内传统民居年久失修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欠账,同样,传统建筑的保护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必须有长期修缮的准备。要避免在历史街区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因为一次性投入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历史文化信息将会消失,同时改造后的效果往往单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房子新了,文化没了”,失去了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的原有独特性格,也就失去了历史街区的文化魅力。

  他建议将政府与居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建立“细水长流”的投资模式,这样既能解决房屋修缮的现实问题,又能妥善处理历史街区的长期保护。他认为,在改善住房条件上,居民有极大的积极性。但必须明确住房产权关系,明确所在的历史街区不再实施大拆大建,住户才能积极主动地考虑自有住房的修缮问题。

  他认为,实现传统建筑的“有机更新”,应根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政策的要求,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社区居民,以自助力量进行小规模整治与改造。为此,应根据不同历史街区内传统民居院落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和多种实施模式,改革现有房屋管理的体制。

  对于历史街区来说,稳妥的更新模式应该是适合当地具体社会经济状况的、充分听取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意见的、循序渐进的、注重差异化和分散化的更新模式,而不是主观和强制性的、一厢情愿的、过于刚性的、一刀切的集中拆迁改造模式。因此,应根据不同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抓住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规律和特征,编制有针对性的、具有选择余地的房屋修缮方案,提供给自行修缮房屋的居民及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作为依据,以确保历史风貌不走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