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农历
本画家收藏热线:13965132326 魏老师  交流QQ群:17878332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观点

新吴门画派晋京展吹来清新苏州风

来源:   2007年10月19日   浏览次数:1525

  关于吴门画派 

  自元朝以后.江南苏州一带,成为文人荟萃之地。许多著名画家云集苏州,史料记载,当时苏州有150余人.占明代画家总数的五分之一。他们形成一个强大的画派。  

  苏州史称“昊门”.作为有共同地区特征的画家群形成了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明代隆庆、万历及崇祯(1567-1644)时期.是吴门画派最盛的时期。吴门画派虽然因受生活范围的限制,题材面狭窄,立意比较单调,作品的重复性较大,但是,他们重视继承前人的笔墨传统,关注作品中的气韵神采,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以及对意境的创造,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吴门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除仇英外,另外3人尤其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臻完美、普遍,有力地影响了明代后期直至清初画坛。吴门派形成后,其派系世代相传,绵延不断,其中文徵明的学生和子孙即达30多人。在吴门派后期画家中。著名的有陈淳、陆治、钱口、陆师道、周天球等人,其中不少人在某些领域有新的发展。如陈淳发展了水墨写意花卉画,周之冕创造了勾花点叶的小写意花鸟画法,陆治以工整妍丽的花鸟画著称于世。另外,谢时臣的粗笔山水,尤求的白描人物,周天球的水墨兰石,均别开生面。 

  吴门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10月15日是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览”的最后一天,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很多人慕名而至,很多人心怀诧异地看完这个展览,更有很多人感慨,原来苏州的画家有如此实力。这个苏州国画院成立近半个世纪来的首场晋京展,为中国画坛带来的是一丝清新的苏州风。 

  “苏州的画家性格温敦,很内敛,不事张扬,这一方面对于潜心学问、潜心创作有益,另一方面也有囿于象牙塔之嫌。”苏州国画院院长周矩敏参与了此次晋京展的整个筹划、办展过程,他说:“办这个展览初衷是希望能对外展示苏州画家的群体实力。” 

  118幅画作凝聚吴门实力 

  苏州国画院成立于1960年6月,是当时全国六大画院之一。47年后的本次晋京画展由苏州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承办,是画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到北京举办主题展,21位参展画家的118幅作品一一展现。“苏州国画院作为政府唯一的专门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的单位,理所当然有全面、真实展示苏州中国画创作最高水平的责任。画院作为参展创作主体,同时将社会上具有影响和实力的优秀画家吸纳到展览队伍中来,这种不拘本位的文化包容和开放性值得赞扬和提倡。”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为画展所写的贺信中的评价。对于周矩敏来说,这个评价甚有知音之感。  
 
  “为了确定参展的画家及其画作,我们还真费尽心思,一方面要全面展示苏州画家实力,另一方面也要兼顾画家的代表性。”周矩敏说。参展画家以苏州国画院画家为主,还特邀了社会上有相当影响的部分苏州画家参加,21位画家是吴口木、张继馨、孙君良、刘振夏、刘懋善、马伯乐、杨明义、徐源绍、潘裕钰、吴雍、周矩敏、冯豪、谭以文、姚新峰、张明、叶放、徐惠泉、刘佳、孙宽、张迎春、沈宁,都是苏州美术界最具实力和影响的画坛代表。“老画家不说,社会特邀的中青年画家都有个硬杠杠,就是必须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周矩敏告诉记者,此次的参展作品可谓各具特色,都充满诗情画意和真诚思考,画家们把绘画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人和事,热情地表现现实生活,其中部分反映江南水乡风情的作品更是对当代苏州的绝佳描绘。像吴口木是苏州国画院第二任院长。其山水画主要师承南宗笔法尤其是文徵明笔法,笔笔弯曲,线条柔韧,勾勒时两边发毛,用墨讲求干湿浓淡相宜的墨韵,构图注意多留空白,主张“得势达情”,设色妍雅,意境清丽。此次有作品《一夜山中雨》等参展;第三任院长孙君良善画园林山水,他笔下的园林山水往往并非特定的园林实景的写生,而是不定的园林意象的创造。本次参展作品有《四顾山光接水光》、《秋树斜晖》、《行到观鱼处》等,充分展示了他的“孙家园林”画风。此外,像年长的画师刘懋善、马伯乐、杨明义、徐源绍、吴雍、冯豪、谭以文、姚新峰,都属于当代吴门名家,是支撑“新吴门画派”的中坚。年轻的画师叶放、孙宽,则属于当代吴门新秀,代表着“新吴门画派”的未来。而此次参展的特邀画家像张继馨、刘振夏、潘裕钰、张明、徐惠泉、刘佳、张迎春、沈宁,都属于当代吴门名家或新秀。其中,人物画家刘振夏自1983年以来从未公开展示过作品,此次也拿出了《秋水》、《妙语》等精品参展。虽然,周矩敏也是参展画家之一,采访中,关于自己,他谈得很少很少,这与他的画作对清高闲适的文人逸趣的追求不谋而合。他此次参展作品选自近年创作的《散淡人生系列》、《印度印象系列》和《西藏系列》,在艺术观念、题材和风格上都有所创新。 

  新吴门之600年薪火传承 

  吴门画派称得上是中国画坛的响亮名号,这个明代开始形成的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沈周、唐伯虎、文徽明、仇英等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大家。“苏州国画院画家是吴门画派艺术特色的传承中坚以及创新群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吴门画派’也是在传统画派基础上的延伸、发展。它既是一种文脉的传承,又是时代文化的体现。一个画派,影响全国画坛将近600年,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历史文化现象。”周矩敏的观点在此次晋京的苏州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得到了业界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同步推出的“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学术研讨会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镛为学术主持,邵大箴、薛永年、郎绍君、贾方舟、翟墨、刘曦林、赵力忠、王志纯、陈履生、尚辉、牛克诚等美术界、理论界“大腕”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认为,苏州的画,文人画的特点保存得比较多,比较好,比之其他地区,画作更关注笔墨、注重画面整体效果,注重笔墨的趣味性,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次画展,苏州画家给北京画坛、中国画坛都带来了新鲜的东西。”邵大箴对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围绕传承与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郎绍君认为,吴门画派是苏州画家一个巨大的艺术资源,苏州画家的确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掘和继承这一优秀传统。美术评论家贾方舟说,苏州画家是在吴门这样一棵大树上成长起来的,有传统,整体水平很不错,而且每个画家都在风格上拉开路离,很不一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薛永年则认为,画展给人的总的感觉是缤纷多彩、广取博收,实力雄厚,生机奕奕。作品中,文人的文化和吴门地区的风景、人文结合得非常自然,文人的文化和院体的文化结合得非常和谐,并且尝试以文人高雅的趣味去影响市民的生活趣味。此外,专家们对苏州画家寻找传统、融西之路的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苏州画家温润清雅,在如何回归传统方面为画坛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提供了静下来向内看的范本。 

  “一个画派的确立,包含着诸多因素,比如同时代同时涌现出杰出的具有影响力的画家,画派的承启文脉清晰,群体性美学价值趋同,作品为世人公认而被载入史册等。”周矩敏说,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新吴门画派确立了很多理论支持,而事实上,从参展画家的师承发展和创作内容、创作特色看,也能清晰地捕捉到与吴门画派薪火相传、有序传承的清晰脉络。他说,延续画派的生命力要依靠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传承人。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等让人们记住了吴地苏州的书画风情,如今,苏州国画院作为吴门画派的主体,体现出画派在地域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演变。 

  此次“新吴门画派”的整体亮相,年龄最大的画家87岁,最小的31岁,立体的年龄台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吴门画派艺术观念的发展性,参与画展的老、中、青年画家形成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出思想活跃、理念清晰、善于纳新的新鲜特色,作品审美观普遍带有当代性,艺术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吴门先人一脉贯通。一个“新”字鲜明地昭示出当代吴门画派笔墨艺术的趋于成熟,也为此次画展确立了富有地域性特点的群体风格主题。 

  走出吴门的天地更宽阔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袁牧曾经这样说过:“苏州画家群体一直以来低调、不注重包装自己的作风,已经成为公认的软肋,在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炒作’时代,不喜欢‘吆喝’的画家是很难出位的。苏州画家没有走出去,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意识问题,漠视宣传包装,对各种形式文艺交流活动不温不火。其实,市场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认为苏州的地域问题、平台级别不高,是阻碍苏州画家走向全国的最大原因,但其实平台也是靠人创造出来的。”此次晋京展成为了苏州画家群体行动、大声吆喝、搭建平台的有益尝试。 

  “我们的画作能够走进中国美术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之前一定要先得到中国美术馆专家组的审定和认可。”周矩敏透露,此次晋京展之前的“审定”特别鼓舞人心,苏州画家的画作得到了审定专家组的全票肯定,而包括《中国美术馆》、《文化报》、《文艺报》、《美术观察》等30多家美术界核心刊物给予了参展画家、画作大篇幅的专题报道。一次汇报展成功地成为了“新吴门画派”的成果展。更重要的是,参与画展的画家们看到了走出苏州的广阔天地,也看到了群体亮相带来的团队效应。画展上,画家们不仅得到了理论界的指点,得到了与观展同行的切磋探讨,还直面了文化经纪人,为走入宽阔的艺术品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画家不是旧时躲在象牙塔中孤傲自赏的文人,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必须关注社会,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热情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另一方面,好的作品也应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这次展览不仅是对吴门美术创作整体实力和现状的一次评估和展示,也是对内敛、崇尚平和、宁静的苏州画家一次强有力推动,更是标志着苏州画家走出苏州,不断加强与全国乃至世界的画家联系,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和共谋发展迈出的第一步。”周矩敏坦言,此次晋京展还只是新吴门画派走出苏州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办展的过程很辛苦,成果的取得却让他和他的同行们信心倍增,“我们计划以后再去南京、上海以及广东、浙江等美术重镇办展,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影响。”

分享到: